30年前,红色巨人前苏联轰然倒塌,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加盟共和国,在继承了前苏联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利益的同时,也继承了苏联给世界带来的恐怖记忆。刚诞生的俄罗斯全面的倒向了西方的怀抱,甚至通过自废武功,来还换取西方国家的信任和和解,渴望融入西方世界。但是这换来的却是北约的不断的东扩,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。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非”大家都在用什么配资平台,沙俄帝国、苏联帝国对西方国家带来的噩梦,使俄罗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,天生自带原罪。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终极战略目标是支解俄罗斯,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国家,就如同当年的奥斯曼帝国、奥匈帝国一样,只有这样,欧洲才能实现真正的均衡。
??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内部发展的不平衡、民族之间的矛盾、内部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,注定这个国家内部就有分裂的倾向,当年苏联的解体也许就是俄罗斯的前兆。沙俄帝国、苏联、俄罗斯中不段出现的强人政治、铁腕治国,这也正从侧面反应了这个国家的脆弱性,国家缺少凝聚力,而是靠个人光环凝聚人心,这注定不能持久,一旦国家面临危机,领导人做出错误的决策,对于这个国家而言,将是灾难性的,戈尔巴乔夫的灾难只是它的历史注脚。
展开剩余83%??前苏联已经触体三十年了,作为苏联的长子,继承了苏联政治、经济、国际势力的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威逼利诱下可谓是步步后退,西方国家的制裁高压不担没有让这个帝国再次瓦解,反而使其又诞生了一位政治强人普金,再其领导下,俄罗斯虽然经济上节节败退,但其政治影响力、民族凝聚力反而不断增强。北约虽然不断东扩,西方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不断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,飞机、大炮、导弹虽然已经架到俄罗斯的鼻子底下,在这样的威胁下,俄罗斯不断绷紧的肌肉、强大的核武库,迫使它们围而不敢攻。西方的围堵也从侧面反应了他们的不安全感。如果不能从内部瓦解俄罗斯,我想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从正面进攻俄罗斯。
??这时我们不禁要反思这个问题,为什么西方集团对俄罗斯的围追堵截没能使其再次瓦解,反而使其更加团结呢?其实这是一个悖论,当我们面对危险的时候,我们最先想到的方式是报团取暖,共同面对危险,这也是我们人性中常说的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。同样的,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,国家内部的各民族之间。当俄罗斯铁腕平定车臣、收拾格鲁吉亚、收复克里米亚、扫平叙利亚叛军、强硬反击西方,无疑这一切会极大的增强俄罗斯的内部凝聚力,导致其内部堡垒更加牢固。而这样,与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的初衷是相违背的。但是如果不围堵俄罗斯,任其自由发展,俄罗斯凭借其广袤的国土面积、丰富的自然资源、高素质的国民、强大的工业基础,它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崛起成为一个巨大的帝国,这将是西方国家的噩梦。以上就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囚徒困境。
??面对这样的囚徒困境,西方国家似乎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:北约东扩,扩展西方国家的安全边境,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;经济制裁,不断使俄罗斯虚弱,使其忙于内困而无法外扩;不断进行政治文化渗透,播种下内乱的种子,激化内部矛盾;激起周围国家对俄的恐惧,增加俄罗斯的突围成本。在这些不断提升的高压举措之下,使其内外交困,待其强人政治生命周期结束,再次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,再伺机支解俄罗斯。这也许是西方对付俄罗斯成本最低、最安全可靠的方式。而俄罗斯似乎也陷入了西方设计的困境之中,俄罗斯只能不断挥舞核大棒的怒吼,而面对俄罗斯的恐吓,西方的对俄罗斯的压迫只会越来越紧,双方似乎陷入了螺旋漩涡之中,越陷越深,不可自拔,因为率先退出的一方,可能面临灭顶之灾,这是谁也不能承受的。
??面对这样的困境,俄罗斯应该如何面对?
??向西,积极的融入欧洲,对于现有的欧洲政治体系来说,基本不可能。东欧国家,波罗的海国家,记忆中还是抹不去的苏联的红色恐惧记忆,波兰这样的东欧大国更是与俄罗斯有世仇。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决不允许出现一个欧陆强国,西欧大国如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对俄持谨慎开放态度,但是又不得不面对其它欧洲国家的处处掣肘;
??往东,东亚有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圈,俄罗斯丰富的资源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强的互补性,但是西伯利亚寒冷的气候,稀少的人群,再加上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和韩国对俄罗斯保持的距离,使其很难发展。况且欧洲才是俄罗斯民族的发源,那里有它们民族的根和魂,也使其重心不可能转移。无论欧洲人承认或者不承认,俄罗斯都是一个欧洲国家。
??往南,是中亚五国,它们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,这里也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,再向南是中东,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中国新疆;俄罗斯发展与这些国家关系的优势是:俄罗斯本身在这些国家就有强大的影响力,比如中亚五国、中东叙利亚;这些国家受美欧影响较小,甚至有很强的反美势力,比如伊朗;像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伊朗这样的国家,由于国土面积较大、人口众多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。同样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,不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:同样是靠能源出口,俄罗斯与中东产油存在竞争关系;这些国家均是不发达国家,发展经济,获取资本支持,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目的,这对于俄罗斯来说,也是竞争关系;同时该地区民族众多、宗教矛盾激烈,极端势力蔓延,很容易引火上身。
??综上所述,俄罗斯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局。以上的三个方向中,中亚或许是俄罗斯唯一的突破口。北方以俄罗斯为核心、东方以中国为核心、南方以印度为核心、西方以伊朗为核心、中心为中亚五国,建立起四方堡垒。在政治上,四方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,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;在安全上,提供背靠靠的安全承诺,以减少各个方向的战略消耗,以集中资源解决各自的核心问题;在经济上建立更广范的联系,四个堡垒国家,加上各个势力范围,本就有巨大的市场,俄、伊/中东提供能源、资源,中国提供资本,这样的市场肯定与欧美市场无法相比,除了中国外,其它国家的经济总量还是太小,前期发展动能肯定较小,经济收益也不会太大。但是它带来的好处,却是自主可控,同时带来的政治安全利益巨大。
??在对待欧洲的策略上,俄罗斯应坚采取远交近御,对东欧,持底线思维,尽量克制自己的武力,更多的释放善意;对法、德等中西欧国家,坚持接触政策,提倡独立自主的欧洲,为欧洲提供可能的能源,深化经济联接,提供安全承诺,以换取经济解禁。对于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带国家,如白俄罗斯、乌克兰等,则加强合作控制,对于无法控制的,甚至对立的国家,如乌克兰、格鲁吉亚,应该迅速用雷霆手段制服,以防引起美国的反补。在对待乌克兰的问题上,虽然收复了克里米亚,但现如今乌克兰的乱局,为西方的干预提供了口实,这将是俄罗斯无尽麻烦的开始。最佳的策略应该是在西方国家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,在收复克里米亚的同时,摧毁乌克兰的军队和军事设施,直接策划东乌克兰独立。这样即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,也永远的解决了后患。
??在东亚方向上,东亚的中、韩、日都是经济大国,同时也是资源穷国。俄罗斯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大国的优势,加强资源合作,最主要的原则是经济的归经济,政治的归政治,以打消各方对俄的不依赖。同是向俄东部进行移民,以加强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控制。只要俄罗斯拥有西伯利亚,俄罗斯就有战略缓冲区,就有重新崛起的机会。
??政治强人普金曾经说过,“给我二十年,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”。如今二十年过去了,俄罗斯也确实变得强大了,但这仅是在政治军事层面,但在经济上,俄罗斯已经掉到了韩国的后面,这种没有经济支撑的外强中干还能持续多久,大概最着急的还是俄罗斯的政治家们。俄罗斯三十年没破的局,又岂是一朝可破,唯有穿越历史的迷雾,洞察未向的趋势,持之以恒的大战略、大格局,才可解决俄罗斯的困局。“五百年,必有王者兴”,或许现在俄罗斯缺的就是另一个彼得大帝似的人物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将倾,使俄罗斯浴火重生,再造俄罗斯民族。但是,摆在俄罗斯面前最急迫,最现实的问题是,已经近70岁的普金,政治生命还有多久,普金之后,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将何去何从。。。。。。
书生谋国直堪笑大家都在用什么配资平台
发布于:天津市